領事常識
什麼是領事保護與協助?
如在海外遭遇緊急情況或重大事故,可按照領區劃分聯繫中國駐當地使領館並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同時,在海外開展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必須遵守所在國法律法規,不能超出工作職責範圍,積極配合領事官員開展工作。
什麼人可以得到中國政府的領事保護?
凡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具有中國國籍者,都可以請求獲得中國政府的領事保護。也就是說,只要是中國公民,無論是內地居民,還是香港、澳門和臺灣同胞,無論是在國外長期定居、留學、工作,還是臨時出國旅行、出差,都是中國政府領事保護與協助的對象。
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時的注意事項?
為便於獲得協助,請向領事官員如實、準確地提供盡可能詳細的個人資訊,並對所提供資訊的真實性負責。有關資訊通常包括但不限於:當事人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戶籍所在地、護照號碼、身份證號碼、事故經過、安危情況、請求事項、所在位置、聯繫方式等。不如實告知可能導致無法及時獲得協助,或影響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成效。
領事官員可以做什麼?
一、 如正當權益遭受侵犯,領事官員可以向所在國有關部門核實情況,敦促其依法公正妥善處理,並提供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管道、建議及必要協助。
二、 如因涉嫌違法犯罪被所在國採取措施,領事官員可以向所在國有關部門了解核實情況,要求其依法公正妥善處理。如被拘留、逮捕,或正在服刑等,領事官員可以應當事人要求或經當事人同意後,按照該國法律和有關雙邊或國際條約進行領事探視,了解相關需求,要求所在國有關部門給予當事人的人道主義待遇並保障合法權益。
三、 如所在國審理的案件,領事官員經研究認為確有必要,可以根據該國法律和有關雙邊或國際條約進行旁聽,並要求所在國有關部門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四、 如中國籍親屬在國外需要監護但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在已經履行所在國必要法律程序後,領事官員可以向所在國有關部門核實及通報情況,敦促其依法妥善處理;可以為有關人員或組織履行監護職責提供協助;可以為親屬赴所在國照料危重病人或處理善後等事宜辦理簽證提供協助。
五、 如因財物失竊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無法保障,領事官員可以聯繫親友、獲取必要救濟等提供協助。
六、 如中國籍親屬在國外下落不明,領事官員可以提供當地報警方式及其他獲取救助的管道。所在國警方立案的,可以敦促所在國警方及時妥善處理。
七、 如因治安刑事案件、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受傷,領事官員可以向所在國有關部門了解核實情況,敦促其開展緊急救助和醫療救治,要求其依法公正妥善處理。如遭遇意外事故無法與國內親屬聯絡,領事官員可以協助將情況通知國內親屬或請國內住所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協助聯繫。
八、 如近親屬在國外意外死亡,領事官員可以按照所在國有關規定處理善後事宜提供協助,告知當地關於遺體、遺物處理等規定,要求所在國有關部門依法公正處理並妥善保管遺體、遺物。
九、 如所在國發生戰爭、武裝衝突、暴亂、嚴重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災難、嚴重傳染病疫情、恐怖襲擊等重大突發事件,致使人身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領事官員可以敦促所在國採取措施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並根據實際情況聯繫、協調有關組織或機構提供救助。
十、 如在所在國與他人發生民事糾紛、涉及刑事案件或突發疾病,領事官員可以應其要求,提供當地法律服務、翻譯和醫療等機構的名單和聯繫方式供參考選用。
十一、 如遺失或因故未持有有效旅行證件,領事官員可以根據中國法律法規,簽發相應的旅行證件。
二、 如因涉嫌違法犯罪被所在國採取措施,領事官員可以向所在國有關部門了解核實情況,要求其依法公正妥善處理。如被拘留、逮捕,或正在服刑等,領事官員可以應當事人要求或經當事人同意後,按照該國法律和有關雙邊或國際條約進行領事探視,了解相關需求,要求所在國有關部門給予當事人的人道主義待遇並保障合法權益。
三、 如所在國審理的案件,領事官員經研究認為確有必要,可以根據該國法律和有關雙邊或國際條約進行旁聽,並要求所在國有關部門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四、 如中國籍親屬在國外需要監護但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在已經履行所在國必要法律程序後,領事官員可以向所在國有關部門核實及通報情況,敦促其依法妥善處理;可以為有關人員或組織履行監護職責提供協助;可以為親屬赴所在國照料危重病人或處理善後等事宜辦理簽證提供協助。
五、 如因財物失竊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無法保障,領事官員可以聯繫親友、獲取必要救濟等提供協助。
六、 如中國籍親屬在國外下落不明,領事官員可以提供當地報警方式及其他獲取救助的管道。所在國警方立案的,可以敦促所在國警方及時妥善處理。
七、 如因治安刑事案件、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受傷,領事官員可以向所在國有關部門了解核實情況,敦促其開展緊急救助和醫療救治,要求其依法公正妥善處理。如遭遇意外事故無法與國內親屬聯絡,領事官員可以協助將情況通知國內親屬或請國內住所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協助聯繫。
八、 如近親屬在國外意外死亡,領事官員可以按照所在國有關規定處理善後事宜提供協助,告知當地關於遺體、遺物處理等規定,要求所在國有關部門依法公正處理並妥善保管遺體、遺物。
九、 如所在國發生戰爭、武裝衝突、暴亂、嚴重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災難、嚴重傳染病疫情、恐怖襲擊等重大突發事件,致使人身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領事官員可以敦促所在國採取措施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並根據實際情況聯繫、協調有關組織或機構提供救助。
十、 如在所在國與他人發生民事糾紛、涉及刑事案件或突發疾病,領事官員可以應其要求,提供當地法律服務、翻譯和醫療等機構的名單和聯繫方式供參考選用。
十一、 如遺失或因故未持有有效旅行證件,領事官員可以根據中國法律法規,簽發相應的旅行證件。
領事官員不可以做什麼?
一、 不可以介入仲裁、勞務、商業、經濟、合同和家庭糾紛。
二、 不可以參與調查各類刑事、治安案件,或直接尋找失蹤人員,不可以代為向警方報案,或代為存放、尋找、轉送個人郵件、物品。
三、 不可以干預所在國的司法程序或執法行為,不可以謀取不合法、不正當利益或袒護違法犯罪行為,不可以幫助在治療、拘留或服刑期間獲得比當地人更好,甚至超出當地法律允許範圍的待遇。
四、 不可以保證在第三國家的安全,或安排旅行,或代為處理在航班、酒店、旅遊、消費等事項中與第三方服務商發生的糾紛,不可以代為向其提出索賠、退款、退貨等訴求。
五、 不可以代為在當地求職或申辦簽證、居留證、工作許可證等證件,或阻止當局實行遣返或驅逐。
六、 不可以直接提供導遊、翻譯等服務,或支付酒店、律師、翻譯、醫療、旅行交通費用,以及其他任何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
七、 不可以代為辦理證件、購買商品、租賃物品、處理個人事務以及為解決糾紛等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
二、 不可以參與調查各類刑事、治安案件,或直接尋找失蹤人員,不可以代為向警方報案,或代為存放、尋找、轉送個人郵件、物品。
三、 不可以干預所在國的司法程序或執法行為,不可以謀取不合法、不正當利益或袒護違法犯罪行為,不可以幫助在治療、拘留或服刑期間獲得比當地人更好,甚至超出當地法律允許範圍的待遇。
四、 不可以保證在第三國家的安全,或安排旅行,或代為處理在航班、酒店、旅遊、消費等事項中與第三方服務商發生的糾紛,不可以代為向其提出索賠、退款、退貨等訴求。
五、 不可以代為在當地求職或申辦簽證、居留證、工作許可證等證件,或阻止當局實行遣返或驅逐。
六、 不可以直接提供導遊、翻譯等服務,或支付酒店、律師、翻譯、醫療、旅行交通費用,以及其他任何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
七、 不可以代為辦理證件、購買商品、租賃物品、處理個人事務以及為解決糾紛等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
海外出行建議
一、 行前請查詢中國領事服務網(http://cs.mfa.gov.cn/),並保存旅行目的地中國使領館的聯繫方式以及相關國外旅行提示、安全提醒等信息。
二、 外交部及有關駐外使領館發佈的國外安全提醒共分三個級別,分別是“注意安全”、“謹慎前往”和“暫勿前往”,從保障自身安全的角度,及時關注跟進,理性評估風險,慎重作出決定。
三、 了解目的地報警、急救等應急電話和撥打方式,以及駐外使領館領事保護值班電話,可查詢中國領事服務網。
四、 檢查護照有效期。護照剩餘有效期一般應在六個月以上,否則可能影響申請他國簽證,或影響在國外期間的行程安排。
五、 辦妥目的地國簽證。確保已取得目的地國相關簽證,申辦簽證種類須與出國目的相符,簽證的有效期、停留期和入境次數與出行計劃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際慣例,即使已取得一國簽證,該國仍有權拒絕其入境且無需說明理由。
六、 國外安全風險和醫療救治費用相對較高,建議根據自身健康狀況,以及目的地風險、醫療條件等,購買合適保險。購買機(車、船)票應充分考慮可變因素,為中轉留有充足時間,確保轉機聯程妥善銜接。
七、 了解目的地入出境管理要求,根據目的地國要求進行體檢和預防接種。如需攜帶處方藥,事先了解目的地國有關規定所攜藥品的品種和數量。注意目的地國海關在食品、動植物製品、酒和煙草等方面的入境限制。切勿為他人攜帶行李或物品。請勿攜帶違禁物品,避免攜帶大量現金入境。按要求如實申報限制性物品情況和現金金額。
八、 為更好融入當地、保證行程順利,避免潛在風險,出行前請注意了解當地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九、 主動登記個人訊息,在需要時,通過中國領事APP海外中國公民登記功能以及中國駐外使領館建立的相關平台,如實登記並及時更新個人相關資訊,以便更快得到使領館提供的資訊。
十、 留下應急聯繫方式。出國前應給家人或朋友留下一份出行計劃日程,約定好聯絡方式。如前往的地點具備通訊條件,請提前告知親友。
十一、 切勿從事非法活動。如因受騙從事非法活動導致逾期滯留,且無護照等有效證件,可聯繫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如實報告情況。
十二、 如遇入境受阻,請保持冷靜,盡量向對方了解拒絕入境的原因,如實說明情況,盡可能提供證明材料。可主動向親友和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告知情況,使領館會在可行條件下,向移民官員了解情況並予以解釋,但使領館無權干涉對方官員執行公務和部門所作決定。如認為過程中權益受損,可保存證據,通過向當地部門機關申訴。
二、 外交部及有關駐外使領館發佈的國外安全提醒共分三個級別,分別是“注意安全”、“謹慎前往”和“暫勿前往”,從保障自身安全的角度,及時關注跟進,理性評估風險,慎重作出決定。
三、 了解目的地報警、急救等應急電話和撥打方式,以及駐外使領館領事保護值班電話,可查詢中國領事服務網。
四、 檢查護照有效期。護照剩餘有效期一般應在六個月以上,否則可能影響申請他國簽證,或影響在國外期間的行程安排。
五、 辦妥目的地國簽證。確保已取得目的地國相關簽證,申辦簽證種類須與出國目的相符,簽證的有效期、停留期和入境次數與出行計劃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際慣例,即使已取得一國簽證,該國仍有權拒絕其入境且無需說明理由。
六、 國外安全風險和醫療救治費用相對較高,建議根據自身健康狀況,以及目的地風險、醫療條件等,購買合適保險。購買機(車、船)票應充分考慮可變因素,為中轉留有充足時間,確保轉機聯程妥善銜接。
七、 了解目的地入出境管理要求,根據目的地國要求進行體檢和預防接種。如需攜帶處方藥,事先了解目的地國有關規定所攜藥品的品種和數量。注意目的地國海關在食品、動植物製品、酒和煙草等方面的入境限制。切勿為他人攜帶行李或物品。請勿攜帶違禁物品,避免攜帶大量現金入境。按要求如實申報限制性物品情況和現金金額。
八、 為更好融入當地、保證行程順利,避免潛在風險,出行前請注意了解當地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九、 主動登記個人訊息,在需要時,通過中國領事APP海外中國公民登記功能以及中國駐外使領館建立的相關平台,如實登記並及時更新個人相關資訊,以便更快得到使領館提供的資訊。
十、 留下應急聯繫方式。出國前應給家人或朋友留下一份出行計劃日程,約定好聯絡方式。如前往的地點具備通訊條件,請提前告知親友。
十一、 切勿從事非法活動。如因受騙從事非法活動導致逾期滯留,且無護照等有效證件,可聯繫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如實報告情況。
十二、 如遇入境受阻,請保持冷靜,盡量向對方了解拒絕入境的原因,如實說明情況,盡可能提供證明材料。可主動向親友和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告知情況,使領館會在可行條件下,向移民官員了解情況並予以解釋,但使領館無權干涉對方官員執行公務和部門所作決定。如認為過程中權益受損,可保存證據,通過向當地部門機關申訴。
海外安全風險防範
一、 請盡可能了解當地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情況,特別是風險情況,入鄉隨俗,與當地民眾融洽相處。留意當地主要報紙、電視、網路媒體等資訊,關注所在地社會治安情況,並採取相應防範措施。
二、 請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合理安排行程,避免前往疫病重災區或輻射污染區。注意心理健康,建議加強與親友溝通,遇身心疾病時,應及時就診,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三、 請留意住地安全,採取必要安保措施。妥善保管貴重財物,當心電話、網路詐騙,切勿僅憑電話、電郵聯繫就將大額錢款匯寄給不相識的人,尤其是跨境匯款。
四、 請重視交通安全,步行、駕車、騎車均應遵守交通法規。在通過路口、拐彎、並道等時,應注意確認判斷行車方向無誤,在車輛左行國家尤應當心。避免在僻靜黑暗處長時間等車,不要輕易搭乘陌生人車輛,或讓陌生人搭車。妥善處理交通事故,必要時報警求助。
五、 應留意當地災害預報資訊,風災、山洪、地震、火山、海嘯、沙塵暴、暴風雪等自然災害,可能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發生,請務必做好相應準備,提高自身防災應變的能力,遇災害請遵從官方指引。
六、 請謹慎選擇中介等服務提供方,簽署合同,明確權責,確保自身正當權益得到保障。在與他人或機構,特別是出國中介、航空公司、旅行社等產生糾紛時,請保持理性,可通過協商解決,或按照法律程序,依法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七、 在國外請務必遵守當地法律法規,注意個人言行,切勿從事不法活動。請配合執法,避免肢體衝突等過激行為,不要試圖賄賂執法人員。
二、 請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合理安排行程,避免前往疫病重災區或輻射污染區。注意心理健康,建議加強與親友溝通,遇身心疾病時,應及時就診,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三、 請留意住地安全,採取必要安保措施。妥善保管貴重財物,當心電話、網路詐騙,切勿僅憑電話、電郵聯繫就將大額錢款匯寄給不相識的人,尤其是跨境匯款。
四、 請重視交通安全,步行、駕車、騎車均應遵守交通法規。在通過路口、拐彎、並道等時,應注意確認判斷行車方向無誤,在車輛左行國家尤應當心。避免在僻靜黑暗處長時間等車,不要輕易搭乘陌生人車輛,或讓陌生人搭車。妥善處理交通事故,必要時報警求助。
五、 應留意當地災害預報資訊,風災、山洪、地震、火山、海嘯、沙塵暴、暴風雪等自然災害,可能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發生,請務必做好相應準備,提高自身防災應變的能力,遇災害請遵從官方指引。
六、 請謹慎選擇中介等服務提供方,簽署合同,明確權責,確保自身正當權益得到保障。在與他人或機構,特別是出國中介、航空公司、旅行社等產生糾紛時,請保持理性,可通過協商解決,或按照法律程序,依法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七、 在國外請務必遵守當地法律法規,注意個人言行,切勿從事不法活動。請配合執法,避免肢體衝突等過激行為,不要試圖賄賂執法人員。
海外安全應對風險
一、 請了解並掌握一定的安全自救知識,特別是行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應對知識,做好應急準備。
二、 請務必提前掌握當地報警熱線號碼和報警注意事項。當遇到生命安全威脅等緊急情況時,可撥打通用報警電話。
三、 各國法律不同,在國外遇到法律糾紛時,建議聘請律師,以便更好地根據當地法律,維護自身權益。
四、 就近資源,所在的單位、學校、僑界社團或學生組織、附近的醫院,往往是最為有效的選擇,建議了解此類資訊,留存聯繫方式,遇到困難時主動尋求協助。
五、 建議將行程計劃告知親人、朋友,持續保持聯繫並報告平安。
六、 目前,在不少國家都有專門為中國同胞服務的領事協助志願者,他們熱心幫助中國公民,熟悉當地語言和情況,可提供幫助和支援。
二、 請務必提前掌握當地報警熱線號碼和報警注意事項。當遇到生命安全威脅等緊急情況時,可撥打通用報警電話。
三、 各國法律不同,在國外遇到法律糾紛時,建議聘請律師,以便更好地根據當地法律,維護自身權益。
四、 就近資源,所在的單位、學校、僑界社團或學生組織、附近的醫院,往往是最為有效的選擇,建議了解此類資訊,留存聯繫方式,遇到困難時主動尋求協助。
五、 建議將行程計劃告知親人、朋友,持續保持聯繫並報告平安。
六、 目前,在不少國家都有專門為中國同胞服務的領事協助志願者,他們熱心幫助中國公民,熟悉當地語言和情況,可提供幫助和支援。
最後更新日期: 08/05/2025